考一張消防證書就能獲得一份高薪工作,入職后還能報銷培訓費。當求職者按要求完成培訓報名進入面試環節后,他們沒想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底薪9000+1800證件補貼,周末雙休,包食宿!”這樣的高薪工作,不限學歷,只要考到一張消防證書就能獲得,考證的培訓費公司還能給報銷,你心動嗎?且慢,這有可能是一個騙局。
承諾參加培訓就能被錄取
2022年12月,身處外省、待業在家的陳先生收到當地一家科技有限公司消防工程分公司人事部門職員的好友申請。通過好友申請后,對方給他發了一份該公司消防施工員的薪資待遇說明。高薪、高福利的工作讓陳先生十分動心,可是,崗位要求中的一張消防證書卻讓他犯了難。
“我們目前急需消防行業人才,可以接受員工邊學習邊工作。”對方暗示陳先生,只要他能提供消防培訓機構出具的在學證明就能被錄用,入職后公司給報銷八成學費。為了獲得這份好工作,陳先生決定拿下這張從未聽過的證書。隨后,他向聯系自己的人咨詢了報考方式。
“同事給了我一個他報名的機構老師的微信,你要的話我發給你。”很快,對方便幫陳先生咨詢到了培訓班的信息,“你咨詢之后,把培訓機構的名稱和營業執照拍照發給我,公司這邊可以幫你查詢一下機構資質是否符合公司審核要求和取證后的報銷條件。”看到對方熱心地給自己提供指導,陳先生馬上添加了培訓機構“王老師”的微信。
“王老師”把培訓機構的資質證明等材料發給了陳先生,并向他詳細介紹了課程內容。隨后,陳先生將培訓機構的名稱和營業執照照片發給公司人事并得到了回復——“這家機構在國家消防協會有備案信息,符合公司審核要求和后期取證后的報銷條件。”陳先生不再猶豫,立刻在該機構報名了初級消防證培訓課程。
“王老師”在登記完陳先生的個人信息后,向陳先生提供了一個對公賬戶,要求陳先生向對公賬戶轉賬,并發送轉賬成功的截圖給他,稱這樣要求是方便財務對賬。陳先生付款后,“王老師”向陳先生發來了一張“在學證明”。
參加面試卻沒通過
幾天后,收到“在學證明”的人事通知,陳先生于次日下午通過視頻參加公司面試。但面試官問的問題太刁鉆,陳先生幾乎都沒有回答上來。
面試后第三天,陳先生收到了人事的通知——他未被錄取。想著自己還未上過培訓課程,陳先生希望培訓機構能退回他的培訓費用,卻遭到了“王老師”的拒絕。多次維權無果后,陳先生選擇報警。
直至警方將這一詐騙團伙抓獲,陳先生才知道,“消防公司人事”和“培訓機構老師”是一伙的,他們一唱一和共同實施了這場招工詐騙。而像陳先生這樣被騙后報警維權的求職者,竟有17人。
一個精心設計的招工騙局
經查,該詐騙團伙共有6名成員,主要負責人之一的廖某就是和陳先生聯系的“王老師”,也是為陳先生面試的面試官。廖某還有一個合伙人黎某,黎某主要負責管理詐騙團伙的其他4名業務員,并和業務員一起冒充各地消防公司的人事欺騙求職者。
實施詐騙之前,廖某先在招聘網站上發布多個虛假招聘廣告,借此廣泛收集全國各地求職者的個人信息。隨后,廖某將收集到的信息匯總整理出來發給黎某和4名業務員。他們5人會根據求職者的個人信息,在網上找到求職者所在地某家消防公司的名字,然后冒充這家公司的人事,謊稱要招聘消防施工員、消防維修員,并向對方拋出高薪誘餌。如果對方表現出對這份工作感興趣,業務員會引導求職者通過自己推薦的渠道報名考證;如果對方有所猶豫,業務員就會用“領導已經在催了,今天就要確定面試名單了”等話術催促求職者。
此后,廖某扮演的“王老師”上線,他會通過話術讓求職者盡快付費。而廖某要求求職者提供的轉賬截圖并非用于財務對賬,而是作為詐騙團伙內部分紅的憑證。
求職者付款后,等待他們的是一場永遠無法通過的面試。據扮演面試官的廖某交代:“我會故意問一些刁鉆的問題,他們都答不上來。即便他們答出來也不會通過面試,因為我們根本不是那家公司的人,沒有工作崗位可以提供給他們。”
因該案中有兩名被害人是在上海松江辦事時支付了被騙錢款,故在松江區報案,警方隨即立案偵查。2023年6月,該案被移送至松江區檢察院審查起訴。
檢察機關經審查,查實廖某、黎某二人涉案金額為4萬余元,4名業務員涉案金額為1萬余元。目前,該犯罪團伙已將違法所得全部退賠。6月2日,松江區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6人提起公訴。6月14日,法院依法分別判處廖某、黎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2萬元;分別判處4名業務員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