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當前,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成為絕大多數上市公司的戰略發展重點。
日前,由證券時報、濰坊諸城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聯合東吳證券主辦的“諸城資本市場蘇州調研行”活動在蘇州工業園區成功舉辦,諸城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上市公司及擬上市公司高管,前往蘇州多家上市公司以及東吳證券,圍繞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等話題開展產業調研及深度交流。
(資料圖)
坐落在蘇州工業園區的藍天熱電有限公司(簡稱“協鑫藍天”)是協鑫能科旗下的天然氣熱電板塊。8月24日,調研團走進協鑫藍天了解到,該公司通過采用國際領先的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技術,實現了能源的梯級利用,在江蘇省內率先實現了熱、電、冷三聯供。
蘇州工業園區是蘇州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之一,而協鑫藍天則在其背后發揮了重要作用。協鑫藍天相關負責人介紹,2011年,公司與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合作投資建設了蘇州工業園區北部燃機熱電有限公司,并于2013年5月投入商業運營,蘇州工業園區也因此成為了國內最大的清潔能源利用國家級開發區。兩家公司為園區提供了80%以上的蒸汽和40%以上的電力供應,熱用戶包括博世汽車部件、禮來制藥等近百家中外著名企業,為園區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招商引資環境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蘇州工業園區,調研團一行還參觀了另一家“硬科技”企業。作為光模塊龍頭中際旭今年也創迎來高光時刻。一方面中際旭創公司市值年內一度突破千億,另一方面在算力爆發的產業背景下公司產品持續熱銷。中際旭創董秘王軍介紹,公司自2008年開始布局光通信產業,見證了行業的快速發展,并且中際旭創通過抓住了幾個產業發展的關鍵節點,一步步在全球競爭中站穩腳跟。自2021年起公司技連續位列全球光模塊市場份額第一位。
參觀中,王軍還介紹了公司在資本運作方面的經驗。近年來,公司通過再融資、產業并購、參投基金等形式使得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得到增強,成功延伸產業鏈布局促進了業務協同發展,并且公司持續在光模塊產業鏈上游光、電芯片等領域進行投資布局,增強了公司在核心器件與核心技術供應鏈的安全保障,并為公司進入新的領域打下良好基礎。
25日,在蘇州北交所上市公司太湖雪的桑蠶文化園,一幅用蠶絲編織的《清明上河圖》引發了諸城公司高管的共鳴。《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是諸城的歷史名人代表之一,這幅桑蠶絲工藝品也連結了蘇州與諸城間獨特的緣分。
太湖雪董秘代艷介紹,太湖雪作為新國貨絲綢第一股,深耕絲綢行業十余年,專注于蠶絲被工藝與技術的創新,榮獲了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等稱號。今年以來,公司積極落實募集投資項目中的營銷渠道建設及品牌升級項目,完善線上與線下、境內與境外雙輪并舉立體式銷售模式。
此行中,東吳證券作為主辦方之一,也與來自諸城的政府人士及公司高管進行了專題交流,對注冊制下IPO、再融資審核政策進行解讀。東吳證券執委、董秘、總裁助理楊偉表示,一直以來,東吳證券致力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積極創新金融工具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并且充分發揮研究業務優勢賦能企業成長。
“東吳證券以長三角地區作為發展的根據地,將成功經驗復制和推廣到山東等全國重點區域,致力于當好地方經濟的宣傳隊、地方企業的服務隊以及地方發展的招商隊。共同為濰坊、諸城的實體企業和區域經濟的發展賦能。”楊偉表示。
近年來,諸城深入實施“產業強市、工業優先”發展戰略,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高速度發展,諸城資本市場發展也愈發活躍,已成為山東省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區試點縣市。
在此次調研交流期間,諸城與蘇州兩地上市公司高管深入溝通交流,加深了兩地彼此間的認識,并探討經營管理、資本運作等方面經驗教訓,相互取長補短共同努力推進公司高質量發展。